南山社工
十佳“双百”案例故事2 | 追光前行,社工助力失亲孤儿成功复学阅读次数 [24] 发布时间 :2023-09-06 18:50:09

社工星辉耀鹏城!




深圳社工行业自2008年起,建立行业评优表扬机制,每年度开展行业评优与表扬激励活动,多维度打造行业典范矩阵,树立社会工作示范标杆!




2023年上半年,深圳市社工协会开展2022年度社会工作评优活动,经行业征集、机构申报、专家评审、行业公示等规范性流程,最终评选出督导之星、社工之星、优秀案例、示范项目等五大类别共115个奖项,成为深圳万名社工的楷模与表率。




正是这些优秀的社工人与优质的社工服务,共同组成璀璨夺目的星阵,闪耀着专业品质的光华,照亮无数有需者的黯淡前路,为漆黑的夜空增添动人暖色。




卓越的深圳社工们,用助人之光的点点星芒,驱散每一个生命中的沉郁幽暗,温热每一颗等待重燃的心,让“社工”成为深圳人心中,那如灯塔、如萤火、如星辰般,始终长明的、照耀幸福的光亮。

追光前行,社工助力失亲孤儿成功复学





11岁的孩子本该在家中向父母撒娇,备受呵护;在课堂里好好学习,汲取知识;在游乐园里和朋友玩耍,嬉戏打闹……然而11岁的小花(化名)却因家庭不幸,不得不先后照顾身患重病的父母,在父亲不幸离世后被迫暂时离开校园,独自一人在家照顾母亲。



尽管小花不离不弃地陪伴在母亲床前悉心照料,但三个月后母亲仍未能逃脱病魔的利爪,因病离世,留下小花独自一人面对这个孤单的世界。




在得知小花一年内相继失去父母的消息后,远在深圳的叔叔婶婶担心小花在老家无人照顾,也考虑到其辍学后仍未重返校园,于是将她接到深圳生活。

初来乍到的小花对深圳的一切都很陌生,身旁既没有父母的陪伴,也没有昔日一起嬉戏的玩伴,小花愈发沉默寡言。叔叔婶婶因为小花在深上学事宜东奔西走于多个部门之间,但均未能顺利办理。小花所在的H社区社工得知她的情况后,将其转介给蛇口街道社工站。




卢丽和嘉棋得知小花的情况后,立即与小花叔叔婶婶相约在社工站面谈,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初次见面,瘦小的小花躲在叔叔婶婶背后,不敢与社工对视。




“小花短短一年经历了这么多,她这个年纪不读书也不行,本来可以在老家继续上学,但没人照顾她,我们就想在这里帮她上学,有我们带着也放心很多。”叔叔道出当前小花深陷两难的局面。




接受教育是每个未成年人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对于目前仍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花来说,在深上学既能满足她继续完成学业的心愿,又能得到叔叔婶婶的悉心照料。为此,卢丽通过搜寻深圳入学的相关资料、拨打教育部门热线、联络民办小学等多种方式,与小花叔叔共同了解入学政策,明晰入学流程。

在一次与辖区内一所民办小学的校长沟通中,她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小花的相关材料如果能通过审核,就有机会以插班生的身份进入到这家民办小学的六年级,回到久违的课堂,和同龄人一起学习。




嘉棋根据办理插班申请的相关政策,与小花叔叔一同列明资料清单并积极准备入学材料。在提交入学材料当天,卢丽和嘉棋陪同小花叔叔前往学校报名,后续更协助完成插班生网上申报系统的信息填写。




在等待录取结果公布的两周内,小花叔叔经常和卢丽抱怨:“好想知道结果什么时候发送,就算不行最后要回老家读书,我们也要提前准备。小花在家也总是问什么时候能去学校,好想跟同学一起玩……”在漫长等待的过程中,卢丽和嘉棋通过倾听、共情等方式,安抚小花叔叔焦急的心情,也鼓励小花走出家门参加社工站的活动,拓宽交际圈。




历时一个月,叔叔接到了小花被录取的好消息。成功入学后,社工也持续关注小花在校园的适应情况,多次家访并邀请小花参加活动,更链接区慈善会、社区基金会、爱心党支部等资源,为小花提供常态化帮扶。

社工站与小花已经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入学后小花主动与社工分享校园新生活,如分享参加合唱比赛视频,期末考成绩单和延时课堂烘焙课等等。在卢丽和嘉棋的引导与鼓励下,小花积极报名活动小义工,从活动参加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从中结识许多好友,并向社工站赠送了她亲手绘制的帆布袋和感谢信。




在本案例中,社工站通过凝聚“五社联动”合力,筑牢小花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搭建“社工+慈善”桥梁,为小花提供“物质+服务”救助,让爱更有力量。




放眼至深圳非户籍流动儿童环境适应、社会融入问题,小花仅仅是其中一个缩影,现实中非户籍儿童可能会存在各种问题,但社工们认为户籍不应成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如何将教育资源扩大化仍是一大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






案例:失亲孤儿的复学路——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困境儿童帮扶计划


作者:卢丽  陈嘉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