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携手,情暖仲秋——南山区为辖区困难妇女与困境儿童搭建长效帮扶机制阅读次数 [46] 发布时间 :2022-09-21 17:49:3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南山区立足街道、深入社区,积极发挥社会工作贴近困境妇女儿童的优势,聚焦困境妇女儿童的服务需要,联合南山区慈善会公益组织等慈善力量,切实做好辖区困境妇女儿童民生兜底服务,给辖区困境妇女儿童增添一份关爱保护保障。
(一)走访入户,精准对接服务需求。在中秋节到来之际,南山区社会工作协会联合南山区慈善会发动粤美特集团、南海油脂美格尔集团、中国银行南头支行等爱心企业捐赠月饼、牛奶、食用油等物资,并联动各街道社工站、社区社工点社工将爱心物资通过电访慰问、走访等形式赠予192名困境妇女儿童,增强了社工与服务对象的联系互动,建立与困境儿童家庭的有效对接,通过一看二问三访谈的方式详细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了解其具体服务需求以提供后续跟进服务。
探访记录:小H,是一名14岁的中学生,父亲由于触犯法律被警方带走,此前父母经营的广告招牌加工生意也因此停滞,母亲独自抚养小H和弟弟,只能通过兼职赚取微薄收入来支付房租与日常开销。见到社工带来了月饼、牛奶等物品来家里探望,小H非常开心,热情得与社工聊起家常,后续社工也将继续为她和家人提供服务支持,帮助他们共渡难关。
非户籍孤儿小Q,因为照顾重病母亲被迫辍学。一年内,父母因病相继离世。幸亏有在深圳做小生意的叔叔婶婶收留,因家中无可靠亲戚照顾被带回深圳。来深圳最大的问题就是上学,这也急坏了叔叔婶婶。面临着在老家有学上没人照顾,在深圳有人照顾没有学上的迫切问题。社工站及时介入,跟区教育局、学校等多部门沟通,克服重重困难,最大限度的保障小Q的受教育权。社工再次到访时,她已穿上了整洁的校服正式开始了校园学习生活,社工欣喜地看到小Q的脸上少了当初的迷茫,增添了快乐和希望。后续社工也将持续关注小Q的入学适应、学业发展等需求。
小D是一名8岁的小学生,父亲、母亲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承担家庭责任,由爷爷奶奶抚养小D和弟弟,仅靠爷爷奶奶做环卫工、清洁工的微薄收入来支付房租、弟弟的奶粉及其他日常开销。见到社工带来了月饼、牛奶等物品来家里探望,小D的爷爷奶奶非常开心并向爱心捐赠方表示感谢。后续社工也将继续为他和家人链接适配的公益资源,提供服务支持帮助他们共渡难关。
阿梅现年38岁,2007年23岁的她大专毕业到深工作,因一次乘车外出被一套牌车追尾,不幸烧伤导致一级烧残(最高级),由于肇事司机套牌逃逸找不到,所以没有赔偿金。由于意外车祸烧伤皮肤,手掌伤痕拉得太紧,身上皮肤黏连严重,无法找到工作,如今只能依靠老家80元/月的护理补助和父母两人的退休金维持房屋租金和日常生活开销,经济较为困难。通过本次探访慰问,社工详细了解阿梅的兴趣爱好,邀请其参加感兴趣的社区活动,约定下次走访时可以为其带来图书,并告知服务对象有困难或者问题可以联系社工。
Z女士,是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单亲妈妈,儿子11岁,丈夫离开家庭后失联,Z女士的母亲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因为家庭压力仍在打零工赚钱,担负起照顾Z女士和其孩子的重任。当社工带着月饼、牛奶等物品来家里探望时,Z女士表示非常欢迎并与社工分享了很多家常。后续社工将会持续关注Z女士个人与家庭的生活状况,提供服务支持。
(二)平台搭建,建立有效帮扶机制。为建立起对于南山区困境儿童及家庭的长效帮扶机制,南山社协联合区慈善会,共同营造和传播“积小善为大爱”的良好氛围,利用“99公益日”发起“点亮童心,照护梦想—困境儿童及家庭关爱扶持计划”配捐活动,项目共筹得善款21300元。致力于建立起困境儿童及家庭、爱心资源方、街道社工站三方沟通联系机制,项目将经过社工入户走访,社工具体分析服务对象的困难和需求,按照分级分类的形式梳理出困境儿童及家庭的问题需求,再与爱心资源方接洽,了解资源方服务意向和公益资源资源优势。后经困境儿童监护人同意,发布辖区困境儿童的具体服务需求。并筛选与爱心资源相匹配的困境儿童及家庭,确立精准结对帮扶服务内容和形式。
慈善传递美德,爱心凝聚希望。南山社协将继续依托南山区慈善会为枢纽平台,通过一个个爱心企业,一次次小善举,向困难群众提供兜底帮扶,向社会传递向善能量,把每一份温暖送给切实有帮助需要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