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19年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公益巡讲深圳站顺利结束阅读次数 [1624] 发布时间 :2019-06-01 17:10:59

2019年5月31日,由中国社工联合会医务社工专委会、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市龙岗区春暖社工服务中心联合承办的“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公益巡讲”活动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广东省各地的医疗机构、社工机构、慈善公益机构等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国家卫健委干部培训中心(党校)党委书记蔡建华、中国社工联合会医务社工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刘东、常务理事宋宇宏、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吕光华,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社工协会、深圳社工学院、深圳市医院协会医务社工暨志愿服务分会,以及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深圳市儿童医院和深圳市龙岗区春暖社工服务中心领导出席了会议。

01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麻晓鹏做大会致辞

麻院长讲到深圳市政府自2008年10月购买8名岗位医务社工进入6家医院开始,探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十多个春秋,在各方的共同探索和积累下开创了深圳医务社会工作模式。儿童医院作为最早的6家购买服务机构之一,以探索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医院为己任,创立了本土特色的V-care关爱空间、爱医吧等项目。

02深圳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与社会工作处科长发言

李祥杰科长站在深圳市民政系统领导推动地区行业发展的高度,从政策和时间发展历程层面梳理了深圳医务社工的发展脉络,从2009年市民政局在全市各区各个医院开展推广医务社工服务开始,截至目前,共计购买10家社工机构, 约210名医务社工,在10个行政区,51家医疗单位开展医务社工服务。针对医务社工所面临的复杂情景,11年来为提升医务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市民政局委托社协和社工学院,持续开展各种医务社工培训和学习。2018年,市民政局局牵头起草社会工作指导性文件,预计今年正式发布,将对社会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03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发言

吕光华副主任作为深圳市卫健委领导,从医务社工作为一门专业发挥的作用谈起,阐述随着社会治理结构的完善,医务社工的发展越来越契合社会的需求,设立社工岗位也已被纳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一级评价指标。作为卫生,健康行业的主管部门,市卫生健康委表示会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医务社工的发展,鼓励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探索创新医务社工融入医疗服务的全流程,各环节,携手社会各界和全体医务社工共建,共治,共享健康深圳。

04国家卫健委干部培训中心(党校)党委书记发言

蔡建华书记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带出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人人享有身心的健康。目前,医学已经从疾病治疗转变为健康促进,需要营养,运动,整合医疗等各个方面的干预,我们需要将躯体的部分交给医生,社会心理的部分交给医务社工。

他强调国家卫生健康委把医疗服务放到更高的位置,进一步改善医务服务行动计划下一步的重点将加强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透过医务社工搭建医院医生,患者,家属之家的桥梁。

蔡书记提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需要更多的医务社工。在推动医务社工的发展中,需要强调公平,为医务社工提供体面,反映其价值和尊严的报酬和相应的保障条件,推动政府和医院,更多的购买医务社工服务,进而开展资源链接的连接式服务。

本次巡讲首先从宏观上分享全人健康模式下的医务社工,然后分别以台湾、上海、深圳(医院和社工机构)三个医务社工发展的典型区域为例,分享医务社工的发展现状,服务模式,经验反思和未来展望。

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刘东从医生视角分享医务社工独特性,分别从医务社工做什么,怎么做及专业的不可替代性三个方面展开分享。重点分享医务社会工作者培养,特别是客观结构式临床技能检测体系(OSCE),医务社工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CI),如何让社工更有尊严的工作?刘医生的分享给医务社工带了希望,也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现场欢笑不断。

来自台湾医务社工协会的副理事长李冬梅老师从医务社工的教育制度,证照制度分享台湾医务社工的继续教育制度。如:社工系毕业需完成400小时的专业实习方可成为社工员,通过社会工作师考试后每6年进行120小时的继续教育,社会工作师执业满5年,并在3年内完成合格训练组织150小时的临床督导课程,才可参加专科社会工作师的考试,完成医务社工专科社工师考试后,每6年同样需要完成120小时的专科继续教育,对于发展中的大陆医务社工继续教育制度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李老师还特别分享了台湾医院评鉴标准与设置办法,专业发展与建构,重点分享了医务社工核心才能,能力分级,临床教育,最后以雁行理论的视频,激励在坐的医务社工同仁。

来自上海的张一奇老师,以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的品牌化发展为题,梳理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时间轴,总结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以对229家医院的调研为例阐述上海医务社工发展的基本状况,总结概括上海医务社工服务的“专精化“发展模式,如全程精细管理的慢病管理社会工作,社区复原模式的精神卫生社会工作,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科医务社会工作,老年友好环境的老年健康社会工作,聚焦专科特色的口腔医务社会工作,从防治到康复的急诊创伤社会工作,并列举不同的品牌代表项目。张老师最后总结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困境并提出发展策略,对医务社工发展的未来进行展望和思考。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来自深圳春暖社工事务所的林莲英老师,分享了深圳医务社工的概况模式及思考,总结医院社会工作和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成效,深圳的医务社工模式为多措并举,探索本土的医务社工服务模式,主要是:岗位设置+项目开发+体制内岗位设置形式拓展医务社工岗位,家庭+医院+社工+义工、医患纠纷“五步走“服务模式探索、开创实体的服务空间,探索本土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开发不同的实务教程和服务指南。

深圳市儿童医院作为首家购买岗位的6家医院之一,社工部主任金炼老师分享在社会大政策的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工作的开展,梳理了不同儿科医院的医务社工的模式并分享了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医务社工人员组成和特色服务项目 V-care关爱空间,爱医吧等项目。

中社联医务社工专委会副总干事和培训主任宋宇宏老师表示未来中社联医务社工专委会将开展医务社工讲师和督导培训,内容涉及医学、社工和实务板块,建构高级讲师-初级讲师-督导-实务培训的培训体系,期待和地方协会和社工事务所合作,也欢迎具备丰富实务经验的医务社工自荐报名。

本次巡讲是“2019年医务社会工作公益巡讲”的第二站,下一站将于6月28号在江苏南京举办,欢迎医疗界、社工界同仁报名参加。